首页

播放 国产调教优美

时间:2025-05-28 23:12:46 作者:高考倒计时10天 情绪调节“锦囊”送给正拼搏的你 浏览量:14343

  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要来临了,对于考生来说,高考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考验,更是一次心理韧性的修炼。很多同学在这个阶段体验到巨大的压力和焦虑,那么该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,处理好自己的各种情绪,从容迎接这场青春的考验呢?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副教授徐洁有几个小建议。

  轻松备考情绪调节三策略

  备考过程中产生紧张和焦虑是很正常的反应,但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却会严重影响备考效果和考试发挥。那么,如何有效应对呢?别担心,与你分享三个小方法。

  深呼吸:给大脑按个“暂停键”

  如果冲刺阶段的某个瞬间或者考试时突然感到心慌,别硬扛!你可以尝试握紧拳头再松开,同时用“4-4-6呼吸法”调整状态:鼻子吸气4秒→屏息4秒→嘴巴呼气6秒(就像吹生日蜡烛时那样)。重复3次,一般可以通过这种自助调节呼吸的方式快速平复心跳,让大脑恢复清醒。

  情绪日记:和焦虑“聊聊天”

  准备一个专属小本子,每天花几分钟记录自己的心情。比如:“今天做数学试卷无法专注,总担心和害怕考不上理想的大学。”当你把这种模糊的焦虑、恐惧等负面情绪用文字表达出来,使其变得具体可见时,它们的影响力就会逐渐减少直至烟消云散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通过记录文字或与信任的人分享负面情绪,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些情绪。

  积极想象:开启“心理预演”

  安静的时刻或者睡前试试“内心小剧场”的方法进行积极想象:你可以闭上眼睛,想象自己在考场行云流水地答题,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都透着一份自信和笃定。研究证实,这种“心理预演”能提升在实际考试中的表现。当不断地积极想象考试过程“一切顺利”的场景时,就像篮球运动员赛前模拟投篮动作,大脑也会记住这种成功体验。到真正考试的时候,这些成功体验就会帮助你快速进入考试状态。

  思维升级:把“我必须”换成“我可以”

  打破“绝对化”魔咒

  “必须考650分”“绝不能出错”——这些“绝对化”要求就像给自己套上一个个枷锁。试着改成具有一定弹性的目标:“争取稳定发挥,把会做的题都拿下”。记住,高考不是“完美度测试”,而是“优势展示赛”。你只要去掉一些“绝对化”的思维,就会让自己轻松很多!同时你还可以和自己绝对化的“不合理信念”进行对话,“理想的大学真是唯一出路吗?很多取得成功的人不一定考上的是最理想的大学”。当你的不合理信念开始松动,你的焦虑也会大大缓解。

  拆解大目标为分级目标

  将高考目标拆解为清晰的“分级目标”:

  ·用“每周重点突破”锁定薄弱学科(如本周主攻立体几何);

  ·用“每三天知识清单”细化章节模块(如近3天专练三角函数图像变换);

  ·再用“每日计划”落实具体任务(今日完成三道抛物线大题+错题复盘)。

  每完成一项任务,就在每日计划表上画颗星星或贴张鼓励贴纸,这种看得见的成长印记能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强化,以持续激发学习动力。

  健康续航:为备考注入持久能量

  睡眠:最聪明的“记忆神器”

  脑科学研究发现,深度睡眠时大脑会把白天学的知识“归档保存”和“再加工”。考前一周,请把手机请出卧室,用温水泡脚+听白噪声(比如雨声)营造睡眠仪式感。记住,保持充足的睡眠,比多刷两套题更重要。

  运动:快速“压力粉碎机”

  运动对情绪调节具有杠杆效应。晨起3组30秒开合跳能快速提升前额叶血氧供应,晚饭前3组1分钟靠墙静蹲可通过肌肉收缩调节皮质醇水平。考生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适量运动调和身心状态,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运动起来,无需器械和专门的场地,也能够显著改善焦虑与疲劳感。

  饮食:高考能量加油站

  合理饮食有助于考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。考生的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,富含碳水化合物、优质蛋白质、维生素的食物需要合理搭配。避免油腻、辛辣、过量咖啡因和过多盐糖,保持饮食清淡有利于消化吸收。

  写在最后:高考只是青春的注脚

  亲爱的同学们,当你们走进考场时,请记得:那些为数学题反复的演算,为作文素材记的笔记,为调整心态做的呼吸练习——所有这些努力早已让你们成为更好的自己。高考分数或许会决定暂时的去向,但这份敢于挑战、善于调节、永不言弃的心理资本,才是陪伴你们走得更远的精神内核。

  愿你们在考场上合上笔盖的瞬间,有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;愿你们回首这段时光时,能骄傲地说:那是我青春里最闪亮的战役!

  (央视新闻综合微言教育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受外围不利因素拖累 恒指失守17000点

借助于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及其他留法学生,今天的法语学界也正在重新发现法国的思想史与知识史。对里昂中法大学的档案资料以及原址的发现与再利用,在2014年之后日益完善。2018年法国电视三台拍摄了以一战华工为主题的纪录片《被大战遗忘的中国人》,次年法国电视五台与中国环球电视网合拍纪录片《勤工俭学运动:中国的革命派》。勤工俭学运动这一事件以及相关人物也为“让·梅特隆工人运动与社会运动传记系列辞典”贡献了众多词条。法国学者玛丽·布雪完成于2021年的博士论文,探讨了1911—1949年间面对动荡中国的法国知识阶层的态度与回应,揭示了一个对中国充满兴趣的“知识分子网络”以及这一网络中知识的交流,其中不乏对里昂中法大学、北京中法大学以及李石曾等事件和人物的分析。她认为这一阶段的中国史为法国“知识分子”的自我认同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照物。在塑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记忆中,包括法国学者在内的各种记忆研究群体,以更为多样化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来与历史对话。

国际资管巨头入华募资提速

“那时候时间紧压力大,毕竟这是关系到家乡环境的大事。好在有专家们的指导和支持,再加上我对这片土地的了解,最终还是成功完成图纸设计任务。”伊卜拉伊木说。

香港特区政府强烈不满美国全球宗教自由报告涉港内容

“这些孩子是沉默的少数,我们和社工一起去排摸时,发现很多人迫切需要改善学习、生活环境。”上海市青少年服务保护办副主任韩晗告诉记者,改造项目缘于上海全市700名青少年事务社工的日常走访服务,“我们的社工主要面向困境、闲散、违法涉罪重点青少年群体提供服务,大家走访发现,很多困境未成年人的居住环境差、缺少基本学习条件”。

美国教师的中国情缘:太原是我的家

“网红城市”究竟是如何红起来的?从传统媒体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,再到短视频流量时代,旅游营销环境发生巨大变化,大众旅游方式从观光旅游向沉浸式旅游转变。“印象中小时候跟着父母来西安一直在赶景点,这次我更想穿着古装来一场穿越之旅。”清明小长假期间,来自福建的“00后”小罗告诉调研组。

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8000例

最后是新兵的心理、情绪问题。如今台军自残、轻生事件日益增多,过去的士官长经验丰富,容易察觉新兵有无异常;现在士官和兵都是年轻人,新兵情绪管理问题更加棘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